参加鉴宝活动要注意的12个细节
上周陪二舅带着他家的青花瓷盘去鉴宝大会,亲眼见到有人因为没带身份证白跑一趟,还有人拿着现代工艺品被专家当场指出。这些场景让我意识到,参加鉴宝活动真得做足功课。
一、前期准备要到位
老物件就像待嫁的闺女,得拾掇利索了才能见人。去年市博物馆的统计数据显示,超过60%的民间藏品因保存不当影响鉴定结果。
1. 物品筛选有讲究
- 年份存疑的:别急着带1970年代仿古花瓶
- 品相差的:缺角少沿的铜器先放家里
- 重量异常的:明清铜镜标准重量在300-500克之间
2. 资料整理不能少
必备材料 | 参考范例 | 权威来源 |
传承证明 | 家族谱记载 | 《民间文物传承管理办法》 |
购买凭证 | 1998年拍卖行收据 |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|
二、活动现场要留神
记得去年在杭州鉴宝会上,有位老先生拿着明代官窑碗直接放水泥台上,刮出三道痕看得人心疼。
1. 物品交接有门道
- 专家上手前先垫绒布
- 青铜器要戴棉质手套拿
- 书画作品平铺查看
2. 咨询沟通讲技巧
别开口就问"值多少钱",要说"请您帮忙断代"。故宫老专家张淑芬在《收藏》杂志里提过,专业藏家都关注历史价值多于市场价格。
三、后续处理要谨慎
去年有个藏友把鉴定过的古钱币随手放裤兜,结果坐公交时挤变形了。文物医院的修复师说,这类损伤修复费要上千元。
1. 证书保管
- 避免折叠
- 远离潮湿
- 定期扫描存档
2. 信息管理
记录内容 | 记录方式 | 注意事项 |
专家意见 | 手机录音 | 需事先征得同意 |
鉴定过程 | 现场笔记 | 用铅笔防止洇墨 |
看着二舅小心翼翼地把鉴定过的瓷盘重新包上旧报纸,突然觉得这些老物件就像会说话的历史书。下次再去鉴宝会,记得带个折叠小马扎,专家咨询台前的队伍可比超市打折时还长呢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