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《盗墓笔记》遇上《迷你世界》:一场像素风的冒险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揉了揉发酸的眼睛,突然意识到自己又在干这种无聊事——在《迷你世界》里复刻《盗墓笔记》里的七星鲁王宫。这事儿说起来挺中二的,但你们敢说自己没试过用方块搭过青铜树?今天就跟大伙唠唠这个奇妙的组合。
为什么总有人想在方块世界里盗墓?
这事儿得从2015年说起。那时候《迷你世界》刚火起来,我表弟非要拉着我联机,结果这熊孩子在地底下挖着挖着突然嚎了一嗓子:"哥!我挖到个青铜器!"凑近一看,好家伙,就是用铁块和绿宝石搭的劣质仿品。但就是那一刻,突然意识到这两者有种诡异的契合感。
- 探索欲作祟:盗墓题材的核心不就是未知的地下世界吗?《迷你世界》恰好能让你从零开始创造
- 建筑控的执念:见过有人用三个月时间在游戏里还原云顶天宫,虽然最后因为算错比例成了个矮胖子
- 低成本cosplay:现实里搞不来黑金古刀,游戏里用黑色羊毛和铁栏杆拼一个总行吧?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建模坑
上周在贴吧看到个帖子,楼主信誓旦旦说要还原张家古楼,结果三天后更新:"兄弟们,楼梯旋转角度算崩了,现在像个扭曲的麻花"。这事儿我太有共鸣了,用方块建筑最头疼的就是:
建筑元素 | 常见翻车现场 | 补救方案 |
青铜树 | 变成绿色电线杆 | 用藤蔓植物mod增加纹理 |
尸蟞群 | 像撒了一地黑芝麻 | 给蜘蛛模型改贴图 |
悬魂梯 | 走着走着穿模了 | 老老实实用命令方块做传送 |
最绝的是有人试图用红石电路模拟机关,结果触发时整个地宫像放鞭炮似的连环炸,笑死。
民间大神的鬼才创意
记得去年在某个小众论坛扒到个神人,他用游戏里的水流机制模拟了"墙串子"的效果——当玩家靠近特定墙壁时,突然有白色粒子效果从墙缝里涌出来。虽然跟原著里的生物相差十万八千里,但那种汗毛倒竖的感觉居然诡异地还原了。
还有个更绝的:
- 用拴绳拴住僵尸当"血尸"
- 给村民换上黑色长袍当张起灵
- 最绝的是用苦力怕爆炸模拟炸药效果(不建议尝试,别问我怎么知道的)
高清素材?别被营销号骗了
经常看到有人搜"迷你世界盗笔图片高清",说实话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。像素游戏的画质上限就摆在那儿,所谓高清无非是:
1. 打了光影mod的截图
2. 后期用AI放大的产物
3. 干脆是其他游戏的盗图
真想要质感,不如学学我认识的那个技术宅。他专门研究了Minecraft的POM(视差遮蔽映射)技术,让青砖墙看起来能有凹凸感。虽然最后显卡温度直奔85度,但那个西王母国的浮雕确实像要从屏幕里爬出来。
版权那条模糊的界线
去年有个团队因为还原雨村场景被官方推荐了,结果评论区吵翻天。有人说这是侵权,有人觉得同人创作没问题。这事儿挺微妙的:
- 游戏内复刻属于二次创作
- 但如果用来盈利(比如卖存档)就危险了
- 最稳妥的做法是加入原创元素,比如把吴邪的铺子改成甜品店什么的
(突然发现咖啡喝完了,去厨房翻找的声音)
凌晨三点半的突发奇想
写着写着突然想到,要是真有人做个《盗墓笔记》官方模组该多好。不是现在这些半吊子的皮肤包,而是正经的:
- 分金定罗盘道具
- 随机生成的风水墓葬
- 会根据星象变化的机关
不过转头就笑自己异想天开,三叔现在哪有空管这个。倒是见过有个大学生用python写了个程序,能把小说里的地形描述自动转成《迷你世界》的建造指令,虽然成品像个被啃过的奶酪。
窗外的鸟开始叫了,屏幕右下角显示4:17。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《迷你世界》里用不同材质的台阶拼墓道时,记得把脚步声调大点——那种由远及近的回音效果,有时候比视觉冲击更让人起鸡皮疙瘩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