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加有声朗读活动前 这些准备工作别漏掉
上周社区朗诵比赛,邻居王姐拿着手机就上台了,结果背景杂音大得像菜市场。这事儿让我意识到,很多人对有声朗读活动的准备存在误区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讲讲,怎么把准备工作做到位。
一、设备调试别马虎
好设备不等于贵设备,关键要适合自己。去年市图书馆朗读大赛冠军用的就是三百多块的USB麦克风,人家照样把《荷塘月色》读出了立体感。
1.录音设备选择
- 手机录音:华为Mate60的定向收音功能足够应付小型活动
- 专业设备: 罗德NT-USB Mini这类电容麦适合剧场级演出
设备类型 | 适用场景 | 参考价位 |
智能手机 | 日常练习/小型聚会 | 0元 |
USB麦克风 | 社区比赛/网络直播 | 300-800元 |
专业录音套装 | 商业演出/比赛录制 | 2000元+ |
2.环境布置诀窍
在书房挂条厚窗帘,吸音效果立竿见影。记得给空调出风口贴个胶带,免得呼呼的风声毁了你的《将进酒》。
二、文本打磨有讲究
上次帮孩子准备古诗朗诵,发现朱自清的《春》在不同版本里有标点差异。这事儿给我提了个醒,选稿要像买菜一样仔细。
- 官方渠道获取文本(推荐人民出版社经典文库)
- 生僻字标注建议用国际音标而非拼音
- 提前划分气口和重音
三、声音训练要科学
别信那些"每天喊山"的土办法,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李主任说过,不当训练反而伤嗓子。试试这几个靠谱方法:
- 气泡音练习(早起刷牙前做效果)
- 绕口令要慢读而非快读
- 录音回放时重点听结尾字的归音
四、心理建设不能少
记得第一次参加朗读会,手心出汗把稿纸都攥湿了。后来发现,提前到场地走两圈比喝镇静剂管用。
临场减压妙招
- 带个握力器缓解手抖
- 把评委想象成自家阳台的多肉植物
- 上场前含颗话梅刺激唾液分泌
准备充分了,就去享受舞台吧。当聚光灯打在身上那刻,你会发现之前的付出都值了。对了,记得给设备换新电池,上次文化馆那哥们儿中途没电的尴尬场面,咱们可别再重演了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