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市双十一活动市场调研:普通人过日子的小账本
菜市场张阿姨最近总念叨:"去年双十一囤的卷纸还没用完呢,今年超市要是鸡蛋打折,可得早点去排队。"这话听着耳熟,我翻开笔记本,发现菜场口、小区群里到处都在议论超市双十一的优惠。这些家长里短的闲聊,藏着今年超市双十一活动的真实密码。
消费者购物行为调查
在三个社区做的200份问卷里,78%的受访者表示会重点关注生鲜食品折扣,特别是鸡蛋、食用油和大米这些每天要用的"硬通货"。65岁的王大爷举着超市传单说:"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,降价标签得比小孩作业本上的红勾还显眼才行。"
购物时间新变化
- 早上7-9点:退休人群主攻生鲜区
- 傍晚5-7点:上班族顺手采购日用品
- 晚上8点后:年轻夫妻比价囤货
商品类别 | 预期折扣率 | 囤货意愿 | 数据来源 |
粮油副食 | 15%-20% | 92% | 尼尔森《民生商品消费报告》 |
家居清洁 | 买二送一 | 85% | 本地商超2022促销数据 |
应季水果 | 限时5折 | 78% | 农业农村部价格监测 |
活动策略实地考察
跑了六家不同品牌的超市发现,堆头位置藏着大学问。社区超市把鸡蛋筐摆在收银台必经之路,连锁大卖场用洗衣液堆出"折扣山",生鲜超市直接支起现磨芝麻酱的摊子,香气能飘到停车场。
看得见的优惠设计
- 黄色价签要比常规价签大30%
- "省xx元"字样要用计算机字体
- 倒计时牌每半小时人工翻页
竞争对手暗访记
假装顾客逛超市时,发现某外资超市的试吃台藏着小心机:试吃碗比去年小了1/3,但试吃员发放频次增加50%。本土超市更实在,直接摆出当日进货的蔬菜检测报告,老太太们戴着老花镜看得仔细。
促销手段 | 外资超市 | 本土超市 | 数据来源 |
满减门槛 | 199减30 | 满100送鸡蛋 | 市消协比价报告 |
时段营销 | 晚间闪购 | 早市特供 | 商务局监测数据 |
会员福利 | 积分兑礼 | 免费存包 | 企业公开资料 |
超市里的烟火气
在城北社区超市蹲点的三天,见到不少暖心场景:收银员记得常客的购物习惯,主动提醒"您常买的酱油明天参加换购";生鲜区大叔帮大妈挑冬瓜,敲着瓜皮说"这个声音脆生,炖汤好";甚至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认识蔬菜,把促销活动变成了自然课堂。
看得见的成本账
- 堆头陈列费日均300元
- 人工成本增加40%
- 损耗率控制在1.2%以下
晚风里飘来糖炒栗子的香气,促销喇叭声混着购物车的轱辘响。理货员小王边补货边说:"别看这些打折商品利润薄,大爷大妈们买到实惠货时的笑脸,就是我们加班的动力。"货架上的价签在灯光下微微反光,照见每个普通人认真生活的模样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