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结束后,社区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?
上周五的社区广场上,气球拱门还没完全撤走,几个阿姨已经凑在健身器材旁嘀咕:"接下来三个月该搞点啥呀?"刚结束的端午游园会确实热闹,但活动结束后总有种空落落的感觉。咱们社区工作者都懂,活动闭幕不是终点,而是新篇章的起点。
一、社区活动后的真实温度计
活动结束后的48小时特别关键,这时候大伙儿的记忆还热乎着。我们去年中秋灯会后试了个新法子——在每栋楼的电梯里贴二维码问卷,结果三天内回收了217份反馈,比往年纸质问卷多收三倍。
反馈方式 | 回收率 | 平均建议字数 | 数据来源 |
微信群接龙 | 32% | 18字 | 2023社区管理年报 |
纸质问卷 | 41% | 47字 | 市社工委调研 |
电梯二维码 | 68% | 83字 | 本社区实践数据 |
1. 让反馈变得像唠家常
我们在社区菜鸟驿站摆了张"吐槽桌",放上茶水和瓜子。王大妈边拆快递边说:"下次包粽子比赛能不能分老年组?我们这手速哪拼得过年轻人。"这种即兴对话比正式访谈收集到更多鲜活建议。
二、创意火花收集指南
老社区活动室的白墙最近变身成了"点子银行",居民用便利贴写创意存进去,每月16号开箱评审。上个月开出了个金点子——亲子换书市集,现在每月第一个周日都固定举办。
- 晨练收集法:健身器材区挂防水意见本
- 超市传声筒:收银台放迷你投票箱
- 路灯下的灵感:在小区路灯杆装临时便签盒
三、活动遗产的72变
春节写春联剩下的红纸,转眼变成三八节的创意剪纸材料。去年儿童节没用完的泡泡水,在夏日纳凉晚会上变成了泡泡秀道具。这些物资流转记录在社区云文档,居民随时能查看可借用物品清单。
2. 人才资源再生术
元宵灯会发掘出做糖画的张师傅,现在每周三下午在社区教手艺。广场舞领队李姐兼任着垃圾分类宣传员,她说:"带着跳舞的姐妹们搞环保,特有号召力。"
四、日常运营的保鲜秘诀
社区微信公众号的"今日盲盒"栏目,每天随机推送居民投稿的菜谱、手工教程。上个月最火的视频是赵爷爷用旧毛衣改杯套的教学,播放量破了两千。
内容类型 | 平均阅读量 | 转发率 |
通知公告 | 327 | 5% |
生活技巧 | 891 | 23% |
居民故事 | 1204 | 37% |
傍晚的社区花园里,几个孩子正在给新栽的月季浇水。这些花苗是用上次环保活动的积分兑换的,王大叔蹲在旁边念叨:"等开花了,咱们搞个摄影比赛咋样?"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,水泥地上还未擦净的活动标语,在余晖里闪着淡淡金光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